有點懶惰,只好條列式的寫:
1. 13樓教學部之資源豐富實在令人瞠目結舌,各式各樣的模型,專為各種不同的procedure而設,其中用來聽心音、呼吸音的假人最令人驚豔,真不愧是砸下幾百萬打造出來的教學部。專人挑選出來的豬肉及豬皮也讓人嘖嘖稱奇!
2. 區域醫院跟center的型態不太相同,在center的R要吃掉大部分住院病人的工作,但在這裡沒什麼R,更遑論intern了。不過,很難想像的是,成大與大林兩家醫院的床數其實相差無幾,但醫師數量及組成卻有極大的差異,在病房待了三天,還是很難想像大林這邊到底怎麼支撐起來,不過我想這是區域醫院的常態吧。
3. 雖然R不多,但慈濟有的是滿滿的志工,這些志工對社工服務的幫助很大,也讓他們能多作很多有關公衛方面的服務。雖然匯聚起這些志工的原動力實在匪夷所思,每日的早課、午間的上人開示總讓人不知如何自處,其中某些志工掛出的虛偽笑容也讓人混身不對勁,但他們自動自發所產生的力量仍然令人動容。
4. 林庭光醫師教學內容豐富呀,就算學生不問問題他也會自動生出一大串TEACHING,三天下來總是有不少收獲。不過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與病人互動的方式,他的病情告知似乎總是直接打擊家屬的期望。家屬與他接觸應該或多或少會有失望的感覺。不過,畢竟醫學不確定的因素太多,而現今醫病關係又是越來越複雜,也許這是作醫師的自保之道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